少言多想

         我認識一位頗有名氣的朋友,對國內媒體十分感冒,只要接受採訪,後來報導的內容不是加油添醋,就是扭曲原意。相對於外國媒體,偶爾一句話弄不清楚,還會特別發簡訊詢問,唯恐那不是受訪者的原意。

這也罷,採訪稿在國內一旦登出來,若和某些媒體的立場不同,負面評論便源源不絕而出,且多半針對其中某一句話,或是某個觀點雞蛋裡挑骨頭,彷彿上千字的採訪稿只說了這麼一句話、這麼一個觀點,至於前言後語是什麼,完整的語意又是什麼,完全看不出來。

年輕時我不認識幾個記者。現在記者朋友多了,這才瞭解他們的工作壓力。他們必須定時交稿,若沒話題,擠也要擠出什麼東西。而這東西還要配合公司的立場、衝高點閱率,所以必須灑狗血、下重料,語不驚人誓不休。

設身處地為人想,記者如此做,有他的難言之隱。

可是,一般讀者呢?

這種只針對一句話、一個觀點的負面評論文章,透過社群媒體的大眾傳播,幾個小時之內可以轉傳數十萬次。大部分讀者只看聳動的標題便在心中落下「定見」。少部分讀者會看整篇評論,但也難免受到文章左右。能夠一路追到源頭,仔細閱讀原始採訪稿,弄明白受訪者完整想法的讀者,在今日充斥速食文化的社會,應該是鳳毛麟角。

然後很大一部分「一知半解」的讀者,只因「聳動的標題」不合他的立場,緊接著便跟著開罵,什麼受訪的對象如何下作、如何迷戀權位、如何搖頭擺尾、如何居心叵側!

真相是什麼呢?

似乎沒人在意,反正罵別人的時候,感覺自己高人一等,罵完以後心裡也舒坦一點。

我不習慣罵人,不是修養好,而是懶得理會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。正因為懶得理會,所以很少追本溯源,查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,即使想罵,也因不清楚細節,因而沒資格。

偶爾在群組看到罵人的貼文,我多半不看。

人生已經夠煩了,何必再看這類「充滿負面能量」的文字?

而且這類罵人貼文,部分是基於不正確、別有用心的報導。

現今流傳在網路的假訊息,太多了。文字記者的功力有多高,請看以下這則笑話:

 

新任主教聽說台北的記者很厲害,喜歡詢問預設陷阱的問題,隨行人員提醒主教要格外小心。主教從機場出來,記者一擁而上,其中一位記者脫口便問:「您想去台北的夜店嗎?」

主教想避開這個問題,靈機一動,笑著反問:「台北有夜店嗎?」

第二天早上,報紙登載這次訪問的大標題是:「主教走下飛機的第一個問題是:『台北有夜店嗎?』」。

 

身處今日流言蜚語、詛咒謠言滿天飛的網路時代,建議大家少看充滿負面能量的文章,給自己多留一點寬鬆的心境。人生苦短,特別是像我這年紀,未來還剩多少無病無痛的日子?

想要人生過得愉快嗎?

少接觸負面的人、少看負面的文章、少思考負面的事。

實在想罵,請先查清楚事實真相。

這個世界雖然不美好,然而在那醜陋的某個角落,還是存在著良善與公理正義。

或許上帝睡著了,但別擔心,惡人永遠是醒的。

我深信,而且目前所見的確如此:惡人自有惡人磨!


群組四不

近年來拜智慧型手機之賜,人與人之間的連繫越來越緊密。從原本的一對一、一對多,最終形成FBLINE,或WeChat群組,讓許多退休朋友的平淡生活,因加入群組而變得多采多姿。
為什麼多采多姿?
老朋友、老同學們相互問候與關懷,偶爾傳幾則笑話,或發送一段新奇有趣的短片,互通消息,提醒養生注意事項……,凡此種種,讓苦悶的生活有了調劑,平淡的日子起了變化。
即使如此,從開始出現群組,我就抱持排斥的態度。
理由很簡單,我不喜歡生活有太多的應酬與干擾。
我是標準自由主義者,從小不喜歡受約束,主觀意識強烈,自律性高,退休以後更是投身獨孤的寫作領域,長久下來養成了孤獨的習慣,也頗能享受孤獨。
年輕時感受還不強烈,最近越來越能體會,人多口雜、酒酣耳熱的場面,表面看似熱鬧,其實最讓人感受寂寞與孤獨。
反而一個人待在書房裡,一邊聽音樂,一邊看喜愛的書,如果還能喝一杯咖啡,對我而言,那就是美好與充實的時光!
每個人對人生的追求都不一樣。
除了和好友相聚,我不喜應酬,也不願有限的時間被拆得支離破碎,因而自群組出現,我打從心底反抗,也從不曾加入。
不幸的是,人在江湖身不由己。
後來參加同學會,被某位同學當場逼得加入群組。
有一就有二,甚至有的朋友沒經過我的同意,直接在別的群組發出邀請──這時如果拒絕,豈不是瞧不起這個群組的其他網友?
如此這般,過去三、五個月,我前後加入了五、六個群組。
綜合這五、六個群組的經驗,假如能給群組訂一些規則,我有以下四點建議:

一、不過度熱衷政治
某些群組的某些人,每天不斷地上傳符合自己政治理念的新聞。
不是說他不能上傳,而是要適可而止。
例如有一位網友,可能他每天睜開眼的第一件事,是搜尋所有電子媒體,然後將所有符合他政治理念的報導全部傳送一遍。
概略算算,每天早上六點到七點,他可以傳送二、三十篇主題類似的新聞。
不單如此,在當天接下來的時間,他還可以再傳三、四十篇。
看到後來,即使我和他的政治理念相似,也討厭某政治人物,但每天聽他在我耳邊罵五、六十遍,最終讓我感覺令人討厭的是他,而不是那個政治人物。
對於一個以「往日情誼」組成的群組,過度熱衷政治,甚至熱衷到前面那種程度,你認為恰當嗎?
這世間所有事情都是過猶不及。
此外,參加群組最主要的目的是連絡情誼,如果每天讓我看到的都是散播仇恨的言論,這是群組成立的目的嗎?
不知為什麼,台灣人特別熱衷政治。這個社會最不缺的就是負面批評、仇恨心態,能不能透過群組給我一點正面力量?

二、不宣傳理念
不管什麼理念──政治、宗教、藍綠、統獨、同婚、反核……,到了我們這個年紀,不都是:你信你的、我信我的?
偶爾講講自己的想法,人之常情。
假如一而再、再而三地發表長篇大論,不太適合吧?

三、不包裹要脅
群組最不應該發生的是「包裹要脅」。
什麼是包裹要脅?
某人對某事件發起「接龍」運動,大家一個一個報名,以實際行動表達支持之意。
例如參加某陳抗活動、捐錢支助某團體、參加某紀念會……。
支不支持,參不參與,本來是個人的選擇。
每個人的立場不同、環境有異,因而支持有支持的觀點,不支持也有不支持的想法。
或許不是不支持,而是受限於環境,無法支持。
這時候,如果某人在群組發出「若不支持,就……」的批評,然後其他網友再一個一個接龍,不就形成了包裹要脅?
平心靜氣想一想:大家都退休了,誰願意因為要脅而參加某一項活動?

四、不鬥嘴
我最怕在群組裡面看到:張三這樣說,李四那樣講,你一來、他一往……,話越講下去就越難聽。
我在群組發言,偶爾也會碰上反駁的聲音。
就如同過去十二年我在黃河渡,難免會收到讀友負面的批評。
有的批評話還講得很難聽。
我都如何回應?
十之八、九只回答四個字:謝謝指教!
有什麼好解釋?
該講的,我先前的文章已經都講了。
對方不滿意,我能有什麼辦法?
而且,我深深感覺,不管我說什麼,他都不會接受。
所以只有四個字回應:謝謝指教!
我應付群組的原則也是如此。
特別是年過五十,大家都成了固執老人,許多觀念難以溝通,這時候「說一篇」,表達了反對之意,就可以了。
不要期待別人接受,更不應要求別人道歉。

群組是如今這個年代非常重要的社交工具。如果運用得當,能充實我們平淡的生活、增進親友的友誼、擴大人脈、增廣知識……;反過來,如果違反前述「四不」,可能成為煩惱之源、生活不愉快的種子。

總結前述四不,其實重點只有一個:
不要以為自己的觀念才是對的,只要和你不同,都是錯的!

口吐蓮花


  上個禮拜六,全家人在客廳看電視,老婆好心洗了一盒她買的櫻桃給家人吃。
  櫻桃的顆粒挺大的,暗紅的顏色,看起來令人垂涎欲滴。
  我伸手拿了一粒,才吃了兩口便搖頭道:「不夠甜。」
  的確不夠甜,特別是和某一次我吃的櫻桃相比。
  我一邊吃一邊解釋──那次是我吃過最甜、最大粒,也最新鮮的櫻桃。
  記憶中那次櫻桃好吃到讓人欲罷不能,以致一粒接著一粒吃。
  這一次呢?
  吃了一粒就不想再吃下一粒。
  顯然櫻桃有品種、好壞之分。
  我發自內心地解釋這一次櫻桃為什麼不好吃,沒想到老婆越聽越火,臉色鐵青地責問道:「你就不能看好的一面嗎?」
  她開始數落最近我不管吃什麼,幾乎都在批評不好吃。
  我明白她的意思。
  特別是吃櫻桃的前一天,也就是週五,晚餐時我們前往附近的一家麵店,我點牛雜麵,她要餛飩麵,再加一盤燙青菜、三道小菜。
  那餐飯我從頭批評到尾──小菜是買市場現成的,不單不衛生,鐵定還加了味精;青菜不夠新鮮、太鹹;牛雜淡而無味,有點像吃鬆掉的麵筋;湯頭太濃,有明顯的化學味;最糟糕的是麵條,有如毫無嚼勁的一糰死麵,我只吃了兩口便全帶回家去,給我家那隻模範狗(熊熊)加菜。
  聽到我此時的批評,再回想起昨天的晚餐,老婆忍無可忍抱怨起來。
  我的大兒子坐在旁邊,聽見我們兩人的對話,似乎心有同感,加入老媽的陣營和我算舊帳,提醒我曾經說這個、說那個,總是喜歡批評。
  遇到這情形,你猜我怎麼反應?
  能言善辯如我,可能不找些理由,甚至和他們針鋒相對?
  我一句話沒講,靜靜地聽著,冷靜地想著。
  他們說得沒錯,我的確習慣批評。
  我也猛然警覺,我似乎總拿眼前的事物和我人生中最美好的記憶相比。
  好比說櫻桃,我對那最好吃的一次念念不忘,以致之後每一次吃櫻桃,我心裡都會情不自禁地比較:顆粒誰大、甜度誰高?
  至於到麵店用餐,小菜是和鼎泰豐相比,青菜當然比不過自己現炒,麵條的嚼勁肯定輸給日本拉麵,湯頭更是無法和台北永康街的老張牛肉麵相提並論。
  你不是這樣嗎?
  希望不是。
  很可惜,我是。
  又很不幸,我曾經在一位大老闆身邊工作兩、三年,他極其注重吃。
  注重到只要味道好,完全不考慮菜的價格。
  好比一片八百元的握壽司、一道上萬元的清蒸魚、活龍蝦現切的生魚片、入口即化的松阪牛肉……,也因此,台北市好吃的餐廳我幾乎全吃過。後來再和其他朋友到某些他們認為很棒的餐廳,不管吃什麼,在朋友大力稱讚的同時,我心底常有一個疑問:這有什麼好吃的呢?
  心底這麼想也就算了,遇到熟識的朋友,我必定知無不言、言無不盡地分析這家餐廳,實在沒什麼特別的地方。
  設身處地想一想,如果你是我的朋友,你會有什麼感覺?
  這感覺當然不好,因為那言外之意就是:我比你見多識廣,我比你高檔!
  這不是很糟糕的感覺嗎?
  也在那個時候,我想到了「口吐蓮花」這句古諺。
  口吐蓮花在鼓勵人們要多說「好聽的話」。
  講好聽的話猶如口吐蓮花,講難聽的話猶如口吐蛇蠍。
  由於我習慣於拿「當下」和記憶中最美好的相比,日久便成了一個口吐蛇蠍的討厭鬼。
  開口閉口都是批評,很少讚揚。
  這是正確的人生態度嗎?
  當然不是。
  既然不是,就要改。
  我說改就改。
  前天回家,大兒子研磨他特別買的咖啡豆,現沖幾杯和家人分享。
  我淺淺品嘗幾口,謹記口吐蓮花的大原則,連連點頭讚道:「哇,真好喝,這是我最近喝過最好喝的咖啡。」
  我明顯察覺到大兒子「喜形於色」的面容。
  昨天他再度動手做現磨現沖的咖啡,縱然我一個人待在二樓看書,他仍專程跑上來,問我想不想喝一杯?
  這是以前從不曾發生的事。
  看到沒,口吐蓮花有許多好處啊!
    


嘴巴甜


  我曾經在美國生活幾年,對於外國人嘴巴甜的印象十分深刻。
  記憶最深的一次是一個寒冷的冬天,我走到十字路口,等紅燈時因為受了風寒,猛不及然打了一個大噴嚏。
  沒想到身旁陌生的路人,竟然有三、四個默契十足地同時對我說:「God bless you(上帝保佑你)!」
  這句祝福話當時聽得好窩心,病情似乎當場就好了一半。
  後來在美國住久了,見多了別人在公開場合打噴嚏的狀況,這才明白聽到別人打噴嚏,說「上帝保佑你」是美國人的基本禮貌。
  這和他們心裡怎麼想、是否真心祝福你,並沒太大的關係。
  就如同在中國社會,早上出門時遇到鄰居,大家會互相問候一聲「早」。
  那聲「早」是一種直覺的、習慣性的反應。
  另外,走在路上遇到外國朋友,即使只是點頭之交,他們多半都會熱情地停下腳步,一副久別重逢的姿態和你打招呼,並順口說一句諸如「最近還好吧」、「哪天到我家聚一聚」之類的應酬話。
  千萬別把這種應酬話當成正事辦。
  好比說打開話匣子,將近況一五一十說給他聽。
  或是登門拜訪,真的想和他「聚一聚」。
  如此必然會帶給他很大的意外。
  應酬話就是應酬話,說者無心,聽者也應無意。
  就如同走出家門,若在村裡碰到外地工作或讀書的鄰居,我們多半會問一句:「回來啦?」
  仔細想想「回來啦」這句話,不是十足的廢話嗎?
  沒有「回來」,你可能在村子裡面碰到他嗎?
  諸如此類的「廢話」常見於外國人的談吐應對之中,只是他們表現得頗為懇切,彷彿真的發自內心。
 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美國人收到禮物時的反應。
  請注意看好萊塢拍的電影或是電視影集,每當出現送禮、收禮的場面,典型的過程如下:
  一、收禮者當著送禮者的面拆開禮物。
  二、收禮者一臉驚訝,喜不自勝地表示自己好喜歡、好期待這個禮物啊!
  

  中國人呢?
  我們曾幾何時當場拆開朋友送的禮物?別說一般朋友,即使農曆年收到親人的紅包,我們不也是私底下才敢拿出來,自個兒算一算有多少錢?
  中國人保守、含蓄,不習慣在人前表現內心的世界。久而久之,即便在家人面前,我們也有點放不開。
  好比說我父親。這輩子我沒見過他送母親一朵玫瑰、一次禮物,更沒見過他抱抱我母親說一聲:「我愛妳。」
  外國夫妻呢?
  上班前抱一抱、親一下;下班回來以後也要抱一抱、親一下;整天把「親愛的」、「甜心」、「我愛你」掛在嘴邊。
  看在我們眼裡,他們好恩愛啊!
  可是,有時幾天前還在說「我愛你」,幾天之後便風雲變色,鬧到要分居、離婚的地步。
  至於那一輩子不曾對我母親說「我愛妳」的父親,他不嫖、不賭、不鬧外遇,辛苦賺得的每一分錢都給家用,他以一輩子的行動證實了對這個家庭的愛。
  我們的父母輩不大都如此?

  看到以上現象,我不免好奇中西文化差異的原因。
  開始時我認為外國人好虛偽,後來覺得是他們聰明,因為他們深深懂得「嘴巴甜」的價值。
  或許也不是懂不懂的問題,而是從小的訓練。
  外國父母從小就會訓練孩子說「請、謝謝、對不起」,再從這些日常生活最基本的嘴巴甜,慢慢推及一般的待人處世。
  中國人呢?
  我也曾經在大陸生活一年多,更曾前往許多城市旅遊,發現中國人對「好聽的話、感激的話、祝福的話」是惜字如金。
  尤其是面對身分不如他的對象,講幾句好聽的話似乎就會貶低自己「高人一等」的尊嚴。
  例如二十多年前,我有一位朋友遠赴上海做生意。經過長期的歲月薰陶,他自認已融入當地文化,而且有相當的自信,若非他主動說明,一般人根本看不出他來自台灣的身分。沒想到,某天和幾位朋友吃飯,菜沒上幾道,同桌的一位友人就鐵口直斷道:「你肯定來自台灣。」
  他暗暗訝異,疑聲反問:「你如何看得出來?」
  那人笑道:「因為你會對服務員說『謝謝』。」

  中國人非常內斂,喜歡把感情壓在心底,也總認為「口惠不實」──講那麼多有什麼用,你沒看到我做的嗎?
  好比說身為一家之主的父親,終年為全家老小的溫飽在外面打拚。
  什麼是愛?
  一輩子無私無我為這個家的付出就是愛。有必要經常把「愛」掛在嘴邊嗎?
  聽起來很有道理,其實我們不妨換個角度看這個問題。
  講幾句好聽的話,例如對陌生人說「上帝保佑你」、抱抱老婆說「我愛妳」、向服務員說「謝謝」──這需要花什麼力氣、投資什麼財富?
  比如說幫別人抬行李,需要力氣;請朋友吃飯,需要錢。至於嘴巴甜,需要什麼呢?
  不過就是動動嘴巴,講幾句好聽的話罷了!
  幾句話就能表達你的善意──不花一毛錢、不費一分力氣,如此划算的作為為什麼不善加利用?
  聰明的中國人應該懂得嘴巴甜的藝術,並且身體力行。
  首先,從那些應酬的「廢話」開始加強。無論對家人、朋友,以及所有和你有接觸的陌生人,請常常把「請、謝謝、對不起」掛在嘴邊。
  「廢話」說多了、說久了,必然會慢慢養成嘴巴甜的好習慣。
  再之後,你才可能進入真心「講好話」的境界。
  沒有人十全十美,也沒有人一無是處。也因此,看人請多看對方的優點,講話請多稱讚對方的長處──能夠做到這一步,你必定會擁有和諧的人際關係,人生也會增加許多快樂的日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