群組四不

近年來拜智慧型手機之賜,人與人之間的連繫越來越緊密。從原本的一對一、一對多,最終形成FBLINE,或WeChat群組,讓許多退休朋友的平淡生活,因加入群組而變得多采多姿。
為什麼多采多姿?
老朋友、老同學們相互問候與關懷,偶爾傳幾則笑話,或發送一段新奇有趣的短片,互通消息,提醒養生注意事項……,凡此種種,讓苦悶的生活有了調劑,平淡的日子起了變化。
即使如此,從開始出現群組,我就抱持排斥的態度。
理由很簡單,我不喜歡生活有太多的應酬與干擾。
我是標準自由主義者,從小不喜歡受約束,主觀意識強烈,自律性高,退休以後更是投身獨孤的寫作領域,長久下來養成了孤獨的習慣,也頗能享受孤獨。
年輕時感受還不強烈,最近越來越能體會,人多口雜、酒酣耳熱的場面,表面看似熱鬧,其實最讓人感受寂寞與孤獨。
反而一個人待在書房裡,一邊聽音樂,一邊看喜愛的書,如果還能喝一杯咖啡,對我而言,那就是美好與充實的時光!
每個人對人生的追求都不一樣。
除了和好友相聚,我不喜應酬,也不願有限的時間被拆得支離破碎,因而自群組出現,我打從心底反抗,也從不曾加入。
不幸的是,人在江湖身不由己。
後來參加同學會,被某位同學當場逼得加入群組。
有一就有二,甚至有的朋友沒經過我的同意,直接在別的群組發出邀請──這時如果拒絕,豈不是瞧不起這個群組的其他網友?
如此這般,過去三、五個月,我前後加入了五、六個群組。
綜合這五、六個群組的經驗,假如能給群組訂一些規則,我有以下四點建議:

一、不過度熱衷政治
某些群組的某些人,每天不斷地上傳符合自己政治理念的新聞。
不是說他不能上傳,而是要適可而止。
例如有一位網友,可能他每天睜開眼的第一件事,是搜尋所有電子媒體,然後將所有符合他政治理念的報導全部傳送一遍。
概略算算,每天早上六點到七點,他可以傳送二、三十篇主題類似的新聞。
不單如此,在當天接下來的時間,他還可以再傳三、四十篇。
看到後來,即使我和他的政治理念相似,也討厭某政治人物,但每天聽他在我耳邊罵五、六十遍,最終讓我感覺令人討厭的是他,而不是那個政治人物。
對於一個以「往日情誼」組成的群組,過度熱衷政治,甚至熱衷到前面那種程度,你認為恰當嗎?
這世間所有事情都是過猶不及。
此外,參加群組最主要的目的是連絡情誼,如果每天讓我看到的都是散播仇恨的言論,這是群組成立的目的嗎?
不知為什麼,台灣人特別熱衷政治。這個社會最不缺的就是負面批評、仇恨心態,能不能透過群組給我一點正面力量?

二、不宣傳理念
不管什麼理念──政治、宗教、藍綠、統獨、同婚、反核……,到了我們這個年紀,不都是:你信你的、我信我的?
偶爾講講自己的想法,人之常情。
假如一而再、再而三地發表長篇大論,不太適合吧?

三、不包裹要脅
群組最不應該發生的是「包裹要脅」。
什麼是包裹要脅?
某人對某事件發起「接龍」運動,大家一個一個報名,以實際行動表達支持之意。
例如參加某陳抗活動、捐錢支助某團體、參加某紀念會……。
支不支持,參不參與,本來是個人的選擇。
每個人的立場不同、環境有異,因而支持有支持的觀點,不支持也有不支持的想法。
或許不是不支持,而是受限於環境,無法支持。
這時候,如果某人在群組發出「若不支持,就……」的批評,然後其他網友再一個一個接龍,不就形成了包裹要脅?
平心靜氣想一想:大家都退休了,誰願意因為要脅而參加某一項活動?

四、不鬥嘴
我最怕在群組裡面看到:張三這樣說,李四那樣講,你一來、他一往……,話越講下去就越難聽。
我在群組發言,偶爾也會碰上反駁的聲音。
就如同過去十二年我在黃河渡,難免會收到讀友負面的批評。
有的批評話還講得很難聽。
我都如何回應?
十之八、九只回答四個字:謝謝指教!
有什麼好解釋?
該講的,我先前的文章已經都講了。
對方不滿意,我能有什麼辦法?
而且,我深深感覺,不管我說什麼,他都不會接受。
所以只有四個字回應:謝謝指教!
我應付群組的原則也是如此。
特別是年過五十,大家都成了固執老人,許多觀念難以溝通,這時候「說一篇」,表達了反對之意,就可以了。
不要期待別人接受,更不應要求別人道歉。

群組是如今這個年代非常重要的社交工具。如果運用得當,能充實我們平淡的生活、增進親友的友誼、擴大人脈、增廣知識……;反過來,如果違反前述「四不」,可能成為煩惱之源、生活不愉快的種子。

總結前述四不,其實重點只有一個:
不要以為自己的觀念才是對的,只要和你不同,都是錯的!